第五届世界智能大会|副校长马国伟在中芬科技创新论坛做主旨演讲

访问量:


521日下午,由世界智能大会组委会、天津港保税区管理委员会、Junction主办,我校参与协办的世界智能大会—中芬科技创新论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。副校长马国伟教授应邀以《智能时代下的科技创新与高等教育》为题做主旨演讲。马国伟教授从高等教育视角,分享了在新时代,面向未来的高等教育应如何推动和促进科技发展,如何为科技进步提供服务和支撑的个人理解。

马国伟教授回顾了河北工业大学118年的悠久历史,并着重介绍了学校从创立之初就坚持的“工学并举”的办学特色。



马国伟教授指出,人类步入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信息化、智能化、多元化、全球化几个方面。他强调,我们要贯彻新发展理念,构建新发展格局,实现高质量发展,以“科技创新”催生新发展动能,关键要靠人才建设。人工智能时代,人才需要具有数据思维和能力、行业实践技能和经历、学科交叉思维和背景和国际化意识和能力。高校要深刻理解时代的变革和对高校职责及功能的重新定位与要求,从以知识的传递和输出为主,转向着力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时代的能力和素质。



他指出,学校是“人才的生产商”,企业行业是“人才的消费者”,要深化和扩大校企合作,培养学生的行业实践技能和素质。高校要推进交叉学科建设,搭建基于交叉学科的科研平台和育人平台,全力推进以智能制造、智能建造、智能医学等领域为建设内容的,围绕科技创新发展进行的新工科、新医科、新农科、新文科建设。高校要积极参与全球创新网络,借助中外合作办学、共建科研平台等方式,为人才培养提供国际化育人环境、科研环境,培养学生国际化意识和能力。

马国伟教授围绕建设过程、活动开展、未来发展以及意义,对我校芬兰校区进行了详细介绍。他指出,芬兰校区围绕未来人工智能时代的关键技术领域,依托我校国家“双一流”学科建设群和拉彭兰塔理工大学的优势学科,开设机械制造、电气工程、能源动力、计算机科学4个专业领域,为中国学生提供了国际化的教育环境,为国际学生提供了了解中国的优质平台,为国际化合作办学提供新的思路和参考。马国伟教授还介绍了我校同芬兰LAB应用科技大学在廊坊校区建立“工业设计”的合作办学项目,这一项目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、面向未来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。



在随后举行的平行对话中,马国伟教授与罗布乐思开发者关系副总裁段志云,蓝象资本投资副总裁焦念韬,芬兰罗瓦涅米市亲善大使、成都陆道原乡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周莉,围绕“相容相通 互琢玉成——面向未来的科技创新与教育”的主题,分别从各自领域出发,阐述了自己的看法。

对话嘉宾认为,智能时代背景下,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,新知识、新技术、新方法层出不穷,对人才的创新能力要求也在不断变化。高校原有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。高校只有通过变革,从向学生传授知识为主,转变为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时代的能力和素质,才能适应社会的不断进步,紧密对接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才需求。高校应通过各种方式,加强、深化、扩大与企业的合作,力求让学生尽早接触世界市场,了解市场对人才的需求,鼓励学生发现自己的兴趣所在,根据自己的兴趣确立发展目标。学校可通过资金、政策、场地、办公设施等方面的支持政策,鼓励学生成立兴趣小组,开展项目开发和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,注重教学与实践结合、产业与教育融合,统筹兼顾,积极与企业形成合力培养人才,改变单一的教学格局。企业除了可以对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提供资金支持外,还可以派出实战经验丰富的精英担负起对学生的实践指导工作,深化产学融合,大力助推学生创新创业成果转化落地。